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校史可追溯至1928年,历经多次变迁与发展,以下是其校史的主要阶段概述:
一、创建与初创时期(1928—1949)
校长马君武
1928年广西大学校门
建校背景
广西大学由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马君武先生于1928年在广西梧州创办。建校初期以“复兴中华,发达广西”为宗旨,是广西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早期发展
学科设置:初设理、工、农三个学院,后增设文学院、医学院等。
校址变迁:1936年迁至桂林雁山,抗战期间因战乱多次迁移(如柳州、贵州榕江等地),1945年回迁桂林。
马君武与学术奠基
首任校长马君武倡导“勤恳朴诚”的校训,聘请李四光、陈寅恪、梁漱溟等知名学者任教,奠定了学术基础。
二、调整与重建时期(1949—1978)
广西大学梧州旧址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 1952 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经历了一场意义深远且影响重大的变革——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这一历史性的进程中,广西大学也未能幸免,其部分院系遭遇了拆分的命运。这些被拆分出去的院系,纷纷并入了中南地区的其他高校。其中,就有诸如华中工学院、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等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院校。
这一调整举措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顺应了当时国家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重新布局和优化配置的整体战略规划。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国家从宏观层面考量,旨在集中优势资源,培养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广西大学部分院系的拆分与并入,对于相关高校的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华中工学院为例,广西大学相关院系的并入,为其在某些学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源,促进了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也因接收了广西大学的部分院系,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学术积淀。
然而,对于广西大学而言,这一调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冲击。校本部于 1953 年停办,这意味着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科研秩序被打破,众多师生面临着重新选择和安置的困境。但从长远来看,这一调整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布局优化做出了贡献,为后来各高校的特色发展和优势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重建与发展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重建,由广西省政府主管。
学科逐步恢复,增设机械、电气、化工等工科专业,并发展文科、师范教育。
三、改革开放与快速发展(1978—2000)
学科拓展
1978年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逐步形成文、理、工、农、经、管、法等多学科体系。
进入“211工程”
1997年,广西大学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标志着其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行列。
合并与资源整合
1997年,原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进一步壮大了学科实力。
四、新世纪与“双一流”建设(2000年至今)
广西大学会学堂
广西大学校园
校园扩建与现代化
2000年后,南宁市西乡塘校区大规模扩建,建成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广西高校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和科研设施。
部省合建与“双一流”
2017年,广西大学成为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土木工程学科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学科与科研成就
现有25个学院,涵盖11大学科门类,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在亚热带农业、材料科学、中国—东盟研究等领域具有显著特色。
五、校训与精神传承
校训:勤恳朴诚、厚学致新
精神象征:首任校长马君武的雕像矗立校园,其教育理念和爱国精神影响深远。
贝博网站官网现状与影响
截至2023年,广西大学已培养数十万毕业生,成为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人才与科研基地。其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地方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
如需更详细内容,可参考《广西大学校史》或访问学校官网的校史馆栏目。
在平板电脑市场仍处于贫瘠的时期,只有为数不多的厂商一直坚持在更新自己的平板产品线,其中,只有华为的平板电脑产品线从性价比到旗舰均衡分布;而如今,各大手机厂商再度将目光放置在平板电脑的市场上,华为作为在平板市场里的“老将”是否能守住自己的领地呢?HUAWEI MatePad作为华为针对学生群体量身定...
尽管,漫威的英雄人物众多;但是,死侍依旧成了最特别的一个。他行为脱跳、爆粗口,和传统的英雄人物区别太大。所以,一开始的《死侍》并不被看好。谁曾想!电影上映以后,瑞安·雷诺兹演的太好了!这就导致,粉丝一说到死侍,就会想起搞怪的瑞安。而且,比起事业上的成功,大家也羡慕瑞安的艳福不浅。要知道,瑞安的第一...